资讯管理

业务招待费这样筹划,税局上门都不怕!

在e企
2021-02-04 282

yjtp (16).png


又到春节前,很多老板都少不了吃吃喝喝送送礼,这些都计入“业务招待费”?财务有没有考虑过招待费超标的问题?


很多企业在此费用出现不少问题,因此,税局也很喜欢查此类费用。财务需知哪些可计入哪些不可计入,趁早注意事项及风险!今天,小会给大家分享下。



摄图网_400754154.png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等业务中,合理需要而接待应酬而支付的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也就是说,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应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标准


对于业务招待费涉及的财税问题依旧模糊不清,很多财务遇到处理招待费时,常常不知如何是好。那么,小会就对业务招待费涉税问题进行解析。



摄图网_400754162.png

是否需计入业务招待费


说到业务招待费,很多人觉得不就吃吃喝喝的吗?那餐费都计入业务招待费吗?在相关规定下,以下可计入业务招待费:


微信图片_20210204160025.png


从而得知,若企业发生的费用与经营无关的,或针对特定发生的业务,一般都不计入招待费列队里的。


以下,税局常查的业务招待费,也是财务经常犯错的这些点,大家有需要的,可安排收藏,有用还可分享给身边同行的财会人,好东西不错过~


相关规定下,以下可计入业务招待费:


1.所有的餐费≠业务招待费


1)员工培训时合规餐费,应计入职工教育经费;

2)公司开董事会发生餐费,应计入董事会会费;

3)影视公司因拍摄发生剧中餐费,应计入影视成本;

4)工会组织员工活动期间发生餐费,应计入工会经费;

5)公司筹建期发生餐费,应计入开办费;

6)以现金发放给员工餐补,应计入工资薪金。


2.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


1)委托加工、对公司形象、产品宣传作用的,作为业务宣传费;

2)因业务洽谈会、展览会的餐饮住宿费,作为业务宣传费;

3)搞促销活动时赠送给客户的礼品,作为业务宣传费;


注意:要严格区分给客户的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对此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而应直接作纳税调整。


upfile


举2个例子对比,简单轻松学会~


【例1】会计网购进了一批华为手环赠送客户,直接购买送给客户的话,性质属于送礼,无论是财务上还是税务上,应计入业务招待费进行核算。


【例2】会计网若将购买的华为手环委托礼品策划公司进行公司形象设计后赠送给客户,对公司做起宣传,应计入业务宣传费进行核算。


因此,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在税务处理上是大不一致。


3.职工福利费≠业务招待费


员工年终聚餐、午餐、加班餐,应计入应付福利费。


注意:以上所述几种福利餐费,都不是以应酬为目的。


4.所有差旅费≠业务招待费


员工出差途中符合标准的餐费,应计入差旅费。


注意:要与公司的来宾接待产生的费用要区分开。


5.所有会议费≠业务招待费


管理层在宾馆开会发生的餐费,应计入会议费。


税局对会议费有严格相关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会议费发票都计入会议费,从而逃过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


注意:若公司计入会议费时,需要资料具体的内容如:详细证明的,会议时间、地点、参与人、目的、费用标准等相关证明材料,作为税局备查资料。若没有,是需要调整为其他费用进行核算。


在金税四期透明严格化监管下,这个问题要搞清楚;不然,吃亏的肯定是企业。


 记住两句话:


  • 1.所有餐费、业务宣传费、差旅费、会议费及职工福利费,都不是业务招待费;

  • 2.业务招待费不仅仅是餐费、业务宣传费、差旅费、会议费及职工福利费。


 有两个特殊情况需要大家注意!


特殊1:根据国税函【2010】79号第八条的规定:


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特殊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2年第15号关于筹办期业务招待费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的规定: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一图轻松分辨是否计入业务招待费:


微信图片_20210204160029.png


由图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吃吃喝喝都计入业务招待费的,关键在于是什么情形而产生的吃喝,才可计入相对应的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摄图网_400754165.png

业务招待费

引起的涉税风险


1.将属于业务招待费的项目计入其他费用,将可能影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假设会计网将一台本苹果笔记本电脑送给客户,但小会没有计入业务招待费核算,而将其作公司自用核算,按固定资产入账计提折旧在税前扣除、增值税正常抵扣。


分析:这种情况,通过盘查实物资产才可能发现存在问题。外购货物无偿赠送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用于招待的要在所得税前限额扣除,还需要代扣代缴个税的。


2.将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业务招待费计入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即将全额不得扣除的项目按限额扣除。


假设会计网为公司总经理家庭购买运动器材用于健身,支出1万元,该公司将此支出列入了业务招待费核算。


分析:实际上小会此费用,是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费用,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3.取得不合规的业务招待费票据,不得税前扣除。


假设会计网外购三部华为手机,并取得普票,但发票上未注明会计网的纳税人识别号;或发票上只填写了会计网的简称,未填写全称;或只取得收款收据。


分析:以上所述的发票,都是所谓的白条。


4.将不属于业务招待费的计入业务招待费,本可全额扣除。


假设会计网召开年度会议费中包含的餐费计入业务招待费;将公司内部聚餐的餐费计入业务招待费。


分析:以上所述的所有的餐费发票,并不均计入业务招待费。


5.未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不得税前扣除。


假设会计网按销售收入的0.5%计提业务招待费500万元,但公司全年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只有450万元。


分析:没有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50万元,不得税前扣除,50万应全额调增处理,不得税前扣除。


6.商业贿赂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假设会计网将10万元购物卡用于商业贿赂支出,与生产经营无关不得税前扣除。


7.筹建期与正常期间业务招待费,扣除政策不同。


根据前面文章,提到税前扣除规定标准和特殊情况2中有提现政策内容。补充下,正常期间业务招待费的政策,如下:


根据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


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的,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8.业务招待费计算基数适用不准确,可能导致税前扣除不准确。


根据国税函〔2009〕202号规定:


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计算基数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之和确定,营业外收入和不征税收入不能作为计算招待费的计算基数。


以及前面文章,提到的特殊情况1。


9.无法证明真实性的业务招待费,不得扣除。


如果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公司应提供能证明真实性、相关性的证明资料。不能提供的,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


10.用于招待,未代扣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税〔2011〕50号规定:


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11.业务招待费未单独核算,导致不能准确确定金额的,税局根据相关法规规定,有权按合理方法进行核定。




摄图网_400754171.png

业务招待费税务筹划


由于招待费有相关扣除标准,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宣传费方式送礼。


1.大额度宣传费

根据相关规定,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限额为销售收入的15%(特定行业为30%),是业务招待费的30倍(特定行业的60倍),具有更大的限额空间。


2.推动业务宣传

通过展开招待活动,实现维护企业与客户的曝光率,从而促进销量,然而,业务宣传费也具有与此类似的动机。


3.合理合规节税

若有效合理分配业务招待费与业务宣传费之间的开支,将会起到很好的节税作用。


比如,企业将赠送的烟酒、茶叶等改为赠送自行生产或委托加工的产品,这些礼品不仅起到了推广宣传的作用,也可计入业务宣传费列支。


以上关于业务招待费的注意事项和风险以及税务筹划,你都掌握了吗?

此外,你还想看什么财税相关的内容及最新热点资讯,可在文章下方留言,小会将会拿起小本本记录下你想学习点。随时出现你想涨的知识~




来源:财税刘三哥原创,本文已获授权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点击【财税课堂】学习更多财税技能

yjtp-(53).png


666.gif

27436fa347894b23d5bae636f9462af.png


1. 钱已付,对方不给发票,怎么做账?

2. 这些优惠政策影响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3. 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税前扣除要满足什么条件?

4. 这3个财税处理,是财务人重灾区!

5. 刚申请的500份发票寄丢了,怎么办?

6. 去年发生的研发费用,如何进行账务核算?

7. 年终关账后发现错账怎么办?

8. 印花税缴纳5大误区,很多会计都中招了!

9. 提醒!从两处及以上取得经营所得,需汇总申报 

10. “电子专票”没有加盖发票章,能否作为入账依据?

+1